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研究成果 > 正文

《Cell Reports》刊发汪松虎团队叶绿体降解机制的最新进展

发布时间:2023-10-08浏览次数:

本网讯 近日,我校糖心vlog汪松虎教授课题组在《Cell Reports》上发表了题为“Stress-induced endocytosis from chloroplast inner envelope membrane is mediated by CHLOROPLAST VESICULATION but inhibited by GAPC”的研究论文,解析了来自叶绿体内膜(chloroplast inner envelope membrane)的胞吞作用(endocytosis)参与胁迫条件下叶绿体降解的分子机制。

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(clathrin-mediated endocytosis)和囊泡运输途径参与不同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。胞吞囊泡主要在植物细胞的质膜和高尔基体上产生,叶绿体被膜上是否产生胞吞囊泡,目前还不清楚。汪松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(Wang et al., 2014, Plant Cell)发现一个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的新基因CHLOROPLAST VESICULATION (CV)编码一个定位叶绿体膜的蛋白,该蛋白诱导叶绿体形成囊泡,将叶绿体蛋白运输到液泡中发生最终的降解,CV诱导的叶绿体降解途径是一条独立于自噬途径(Autophagy)的叶绿体降解新途径,但是CV诱导叶绿体形成的囊泡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。

本研究发现,CV蛋白与网格蛋白重链(clathrin heavy chain 2, CHC2)相互作用,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来诱导叶绿体内被膜形成囊泡(如下图)。在CHC2基因突变体和编码激动蛋白(Dynamin-related protein 1A, DRP1A)基因的突变体中,CV诱导叶绿体囊泡的形成和从叶绿体上的分离被抑制,说明这两个基因对叶绿体胞吞囊泡的形成的切割分离是非常重要的。同时我们也发现定位于细胞质中的氧化型GAPC蛋白可以与CHC2竞争结合CV,从而抑制叶绿体囊泡的形成(如下图),过量表达GAPC1基因可以抑制CV导致的叶绿体降解和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。本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了一条来自叶绿体被膜的新的胞吞途径,进一步完善了植物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控网络,而且为研究叶绿体与胞质互作提供新的线索,并为农作物的抗旱性改良提供新的思路。

糖心vlog汪松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,实验室已毕业博士生潘婷为论文第一作者。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Eduardo Blumwald教授,中国科学院逆境研究中心的Chanhong Kim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的郭亮教授参与了该项工作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糖心vlog和园艺作物品种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经费的资助。
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lrep.2023.113208


联系我们
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  邮编:230036

电话:0551-65780710,65786212  传真:0551-65780710

友情链接


全国农林院校糖心vlog---

相关部委网站---

学院信公众号

回顶部

糖心vlog在线免费观看 - 糖心vlog新官网入口ios 版权所有 皖ICP备 05014183号

当前IE浏览器版本较低,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X